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猪口蹄疫有什么症状?口蹄疫用药有哪些?

猪口蹄疫有什么症状?口蹄疫用药有哪些?

  • 2023-05-05 19:06:33

猪口蹄疫有什么症状?口蹄疫用药有哪些?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猪口蹄疫有什么症状?口蹄疫用药有哪些?,以及猪口蹄疫前期症状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猪口蹄疫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有什么防治措施
  2. 羊得了口蹄疫有哪些症状
  3. 猪口蹄疫前期症状
  4. 口蹄疫是什么样的症状被感染的猪还有救吗
  5. 牲畜的口蹄疫如何诊断、治疗

猪口蹄疫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有什么防治措施

猪口蹄疫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有什么防治措施?

猪的口蹄疫是猪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每年冬季是高发期,现在季节性不明显了,天热的夏季也会出现,那么猪口蹄疫症状都有哪些呢?如何做好防范?兽医小卢和您聊聊。

猪口蹄疫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过去多以在病畜蹄冠、趾间、蹄踵皮肤和口腔黏膜以及鼻盘发生水疱,后期溃烂形成烂斑为表现症状,传染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近年来,本病往往伴有心肌炎出现,病猪突然倒一,口吐白沫,痉挛而死,尤以乳猪为甚,死亡率为60%—80%,应引起猪场高度重视。病原体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和易变异性。目前世界范围已发现其病毒有7个血清型,65个亚型,各主型之间无交互疫性,同一主型各亚型之间有一定的交互免疫性。

猪口蹄疫的防控措施

1、如发现猪口蹄疫,我们应及时对发病猪进行诊治,对疫情区进行隔离、封锁、消毒,如有病死猪及污染物一律深埋处理。

2、个别猪发生疫情,要及时隔离后再进行全场消毒,对未感染的猪选用本地区流行的口蹄疫病毒血清进行疫苗接种。

3、对蹄部溃烂的病猪进行外科处理,加快创面愈合,防止继发感染:对溃烂处用0.5%的高锰酸钾进行清洗,再涂碘甘油,或用碘酊喷洒伤口,每天一次,连用三天。

4、对高烧的病猪尽量避免打针,可以在饮水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可多搭配使用,一定要注意每天猪绝对不能断水。

5、对于不吃食的病猪由于嘴部有水疱,饮食会增加疼痛感,这时可以饲喂湿拌料,增加适口性,还可以在饲料里加入少许的食盐,猪喜欢咸食,加了盐可以增加胃口。

6、对于蹄壳脱落的病猪应在伤口撒敷“结晶磺胺粉”,对一些不能行动的患猪,应人工给水、给食

口蹄疫疫苗免疫程序

母猪免疫程序:

1、普免

方案1:一年免疫三次(定期免疫);

方案2:9月份首免、10月份二免、2月份初三免

2、跟胎免疫:产前45天左右。

仔猪免疫程序:

1、根据母源抗体水平确定最佳首免日龄;

2、推荐45-65日龄首免,一个月后加强免疫;

育肥猪免疫程序:

感染压力较大时考虑第三次加强免疫,150日龄左右(或出栏前一个半月)。

我是兽医小卢,是一名执业兽医师,平时大家在养殖方面有任何的疑问都可以私信我,相互交流,服务三农,立足养殖,有喜欢养殖的朋友也可以关注一下,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最新的养殖资讯,实用的养殖技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羊得了口蹄疫有哪些症状

羊的感染率低。病羊口腔黏膜上可见到水疱、烂斑和弥漫性炎症变化,山羊比绵羊明显,但主要症状在蹄部,有50%以上病例为蹄型口蹄疫。在蹄冠、蹄踵和趾间发生水疱和烂斑,跛行。

哺乳羔羊对口蹄疫特别敏感,常呈现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症状,发病急,死亡快。

猪口蹄疫前期症状

在自然感染情况下一般18~20小时就可发病,病猪主要表现为鼻镜、口唇形成水疱或突起,在蹄部有毛与无毛交界处、蹄叉、蹄踵、母猪乳房上发生水疱。

在多数病例蹄部病变起于蹄叉侧面的趾枕前部,其次是蹄叉后下端或蹄后跟附近;发生水疱之处表现深红斑块,病猪体温升高到41~42℃,拒食、沉郁、卧地,蹄不敢着地,用腕关节爬行,严重的腕部磨破鲜血直流,个别猪因患部感染其他细菌而使蹄部烂掉。

当水疱破后体温下降,一般4~7天康复。

妊娠后期母猪患病,除有以上症状外还发生流产、死胎,产下仔后全窝全部迅速死亡;断奶仔猪发病常因病毒侵入心脏,引起心肌炎突然死亡,病死率可达60%。

口蹄疫是什么样的症状被感染的猪还有救吗

下面介绍下口蹄疫的病因以及预防措施。

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以患病动物的口、蹄部出现水疱性病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口蹄疫的特点是起病急、传播极为迅速。除通过感染动物污染的固性物传播外,还能以气溶胶的形式通过空气长距离传播。发病率可达100%,仔猪常不见症状而猝死,严重时死亡率可达100%。该病一旦发生,如延误了早期扑灭,疫情常迅速扩大,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并且很难根除。控制和扑灭猪口蹄疫的有效措施是扑杀病猪和怀疑染毒猪,限制动物移动和肉品上市,因此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口蹄疫发生后,不但疫区和非疫区间的活畜和畜产品交易受到严格限制,更为严重的是畜产品国际贸易会立即断绝,从而使有口蹄疫的国家或地区外贸收入和经济发展遭受重大损失。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在15个A类动物疫病名单之首,我国政府也将其排在一类动物传染病的第一位。

病种特征

口蹄疫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临诊上以猪口腔粘膜、鼻吻部、蹄部以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猪口蹄疫的发病率很高,传染快,流行面大,对仔猪可引起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世界各国对口蹄疫都十分重视防疫,此病已成为国际重点检疫对象。流行特点猪对口蹄疫病毒特别具有易感性,有时牛、羊等偶蹄兽不发病,猪还能发病,不同年龄的猪易感程度不完全相同,一般是越年幼的仔猪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猪口蹄疫多发生于秋末、冬季和早春,尤以春季达到高峰,但在大型猪场及生猪集中的仓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本病常呈跳跃式流行,主要发生于集中饲养的猪场、仓库,城郊猪场及交通沿线;畜产品、人、动物、运输工具等都是本病的传播媒介。

猪口蹄疫的发生和流行同样离不开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猪三者构成的链条,其流行强度、波及范围与病毒株、宿主抵抗力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传染源

处于口蹄疫潜伏期和发病期的动物,几乎所有的组织、器官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等都含有FMD病毒。病毒随同动物的乳汁、唾液、尿液、粪便、精液和呼出的空气等一起排放于外部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形成了该病的传染源。

传播方式

FMD病毒传播方式分为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又可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目前尚未见到FMD垂直传播的报道。

(1)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主要发生在同群动物之间,包括圈舍、牧场、集贸市场、展销会和运输车辆中动物的直接接触,通过发病动物和易感动物直接接触而传播。间接接触主要指媒介物机械性带毒所造成的传播,包括无生命的媒介物和有生命的媒介物。野生动物、鸟类、啮齿类、猫、狗、吸血蝙蝠、昆虫等均可传播此病。通过与病畜接触或者与病毒污染物接触,携带病毒机械地将病毒传给易感动物。

(2)空气传播FMD病毒的气源传播方式,特别是对远距离传播更具流行病学意义。感染畜呼出的FMD病毒形成很小的气溶胶粒子后,可以由风传播数十到百千米,具有感染性的病毒能引起下风处易感畜发病。影响空气传播的最大因素是相对湿度(RH)。RH高于55%以上,病毒的存活时间较长;低于55%很快失去活性。在70%的相对湿度和较低气温的情况下,病毒可见于100km以外的地区。

易感猪感染途径

FMD病毒可经吸入、摄入、外伤和人工授精等多种途径侵染易感猪。吸人和摄入是主要的感染途径。近距离非直接接触时,气源性传染(吸入途径)最易发生。此外,不可忽视其他可能的途径,如皮肤创伤、胚胎移植、人工自然授精等。

临诊症状

以蹄部水疱为特征,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蹄冠、蹄叉、蹄踵发红、形成水疱和溃烂、有继发感染时,蹄壳可能脱落;病猪跛行,喜卧;病猪鼻盘、口腔、齿龈、舌、乳房(主要是哺乳母猪)也可见到水疱和烂斑;仔猪可因肠炎和心肌炎死亡。

病原

口蹄疫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口疮病毒属(aphthovirus),有7个血清型(O、A、C、Asia1(亚洲1)、SAT1(南非1)、SAT2(南非2)和SAT3(南非3)),型间无交叉保护。每个血清型内有许多抗原性有差别的病毒株,相互间交叉免疫反应程度不等。口蹄疫病毒呈球形,无囊膜,粒子直径28~30nm,放大150万倍似小米粒大小。完整的病毒由衣壳包裹一个分子的RNA组成,分子量为6.9×106。电镜下可见病毒中心是紧密团集的RNA,外裹一层约5nm薄的衣壳。衣壳呈二十面体结构,由4种结构蛋白各60个分子组成。衣壳上有高度疏水的小洞,它允许小分子如铯离子进入。这一特性决定了FMD病毒粒子有高的浮密度,在小RNA病毒中最高。完整病毒子的氯化铯浮密度为1.43g/mL,沉降系数为146S。在病毒培养物中另有3种组成各异的颗粒。无核酸的空衣壳浮密度为1.31g/mL,沉降系数为75S,分子量为4.7×106。口蹄疫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即是mRNA,又是负链RNA的模板,约有8500个核苷酸(nts)组成。口蹄疫病毒对酸碱敏感。最稳定的pH范围为pH7.2-7.6。在此pH条件下,4℃时病毒可存活1年,22℃时存活8~10周,37℃时存活10天,56℃时存活30min。当pH低于6或高于9时,病毒很快失活。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干粪中病毒可存活14天,在粪浆中可存活6个月,在尿水中存活39天,在地表面,夏季存活3天,冬季存活28天。口蹄疫病毒在动物组织、脏器和产品中存活时间较长。在冷冻存放中,在脾、肺、肾、肠、舌内至少存活210天。冷藏(4℃)胴体产酸能在3天内杀死病毒,但淋巴结、脊髓和大血管血凝块的酸化程度不够,如肌肉pH5.5时,附近淋巴结仍在pH6以上。病毒可在淋巴结和骨髓中存活半年以上。口蹄疫病毒对酸、碱、氧化剂和卤族消毒剂敏感,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选用。

病原鉴定

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的特点,发病地区必须采取水疱液和水疱皮,迅速送到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才能作出确诊和鉴定出病毒型,才能采取针对性强的控制措施。

鉴别诊断

概述

口蹄疫的临诊症状主要是口、鼻、蹄、乳头等部位出现水疱。发疱初期或之前,猪表现跛行。一般情况下主要靠这些临诊症状可初步诊断,但表现类似症状的还有猪水疱病、猪水疱疹(SVE)、水疱性口炎(VS)。因此,最终确诊要靠实验室诊断。

病原学诊断

1.病毒分离鉴定病毒分离鉴定的首选病料是未破裂或刚破裂的水疱皮(液),对新发病死亡的动物可采取脊髓、扁桃体、淋巴结组织等。将病料悬液冻融2次,4℃过夜(至少4h)浸毒。以3000r/min离心15min,除菌后取上清接种细胞。或加1/3体积氯仿混合摇振数分钟,以3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装入试管中,加棉塞,4℃过夜,氯仿挥发后,接种单层细胞。每份样品接种2~4瓶细胞,另设对照2~4瓶。37℃静止培养48~72h。每天观察记录,对照细胞形态应基本正常或少有衰老。接种了样品的细胞如出现FMD病毒典型病变(CPE),要及时取出并置-30℃冻存。无CPE的细胞瓶要观察至72h,其后置于-30℃冻存作为第1代细胞/病毒液再盲传,至少盲传3代。凡出现CPE的样品判定为阳性,无CPE的为阴性。为了进一步确定分离病毒的血清型,将出现CPE的细胞/病毒液用间接夹心ELISA等检测方法定型。

2.补体结合试验(CFT)CFT是根据抗原-抗体系统和溶血系统反应时均有补体参与的原理设计的,以溶血系统作为指示剂,限量补体测定病毒抗原。当病毒抗原与血清抗体发生特异反应形成复合物时,加入的补体因结合于该复合物而被消耗,溶血系统中没有游离补体将不发生溶血,试验显示阳性。

3.病毒中和试验(VNT)口蹄疫病毒血清型划分的依据是型间无交叉免疫保护性,VNT是型别鉴定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检测结果可靠,缺点是动用活毒,且用时较长,只能在专门的实验室中进行,无法推行于普通实验室。

4.反向间接血凝试验FMD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是将口蹄疫病毒抗体以化学方法偶联于醛化的绵羊红细胞上,当贴附于血细胞上的抗体与游离的抗原相遇时,形成抗原抗体凝集网络,绵羊红细胞也随之凝集,出现肉眼可见的红细胞凝集现象。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可作为FMD病毒抗原型别鉴定的初步方法,该方法简便、快捷,适合于田间使用。

5.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PCR具备实验诊断所要求的最重要的3个要素:①敏感,可将原样品放大上百万倍,使原本少得难以探察到的(Pg级)样本扩增到能在紫外灯下肉眼可见;②特异,核酸片段与引物间的序列互补,使反应呈高度特异;③操作简单快速。RT-PCR检测的目标物是FMD病毒的RNA,通常以病毒材料为被检样品,可对各种动物组织和细胞来源的病毒材料进行检测,扩增到的PCR片段测定核苷酸序列后,可以确定所属的基因型和基因亚型,进而追踪疫源。

6.间接夹心ELISA国际口蹄疫参考试验室建议,检测口蹄疫病毒血清型应优先采用间接夹心ELISA,OIE和FAO也一致推荐使用该方法定型诊断。

抗体检测

通过检测动物体液中(主要是血清)特异性抗体,可对FMD病毒感染与免疫状况做出诊断,通常采用病毒中和试验和ELISA方法,这两种方法也是国际贸易中指定方法。FMD病毒抗体检测可用于以下几个目的:①诊断急性感染,用同一试验检测急性期和康复期猪血清样品,血清抗体阴转阳或抗体滴度急剧上升表示发生了感染,但诊断的前提是猪无疫苗接种史;②证实猪未被感染,用于国际贸易;③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检测感染情况;④支持疫病扑灭计划和后期检测;⑤接种疫苗后效价测定。值得提示的是免疫猪有时抗体滴度很低,甚至检测不到抗体,但攻毒后仍能保护。

新诊断技术进展

FMD诊断检测技术正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已从血清学诊断技术领域扩展到了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领域。这些新技术的最大优点体现在简便、快速、精确、灵敏以及高通量化。

防治措施

前言

国内外对口蹄疫防治积累了丰富经验,以下五项措施证明是有效的:

扑杀病畜及染毒动物

扑杀动物的目的是消除传染源,病毒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其次是隐性感染动物和牛、羊等持续性感染带毒动物。疫情发生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扑杀动物的范围,扑杀措施由宽到严的次序可为病畜→病畜的同群畜→疫区所有易感动物。

免疫接种

目的是保护易感动物,提高易感动物的免疫水平,降低口蹄疫流行的严重程度和流行范围。现行油佐剂灭活疫苗的注射密度达80%以上时,能有效遏制口蹄疫流行。疫苗接种可分为常年计划免疫、疫区周围环状免疫和疫区单边带状免疫。实施免疫接种应根据疫情选择疫苗种类、剂量和次数。常规免疫应保证每年2~3次,每头份疫苗含3PD50以上。紧急预防应将每头份疫苗提高到6PD50,并增加免疫次数。

限制动物、动物产品和其他染毒物品移动

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小到一个养猪户,大到一个国家,要想保持无口蹄疫状态,必须对上述动物和物品的引入和进口保持高度警惕。疫区必须有全局观念,其易感动物及其产品运出是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

动物卫生措施

疫区除对场地严格消毒外,还要关闭与动物及产品相关的交易市场。

流行病学调查

包括疫源追溯和追查易感动物及相关产品外运去向,并对之进行严密监控和处理

牲畜的口蹄疫如何诊断、治疗

口蹄疫又称口疮,是一种急性、热性以及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疾病,主要发生群体在猪牛羊等牲畜中。而猪牛羊等肉类是人类目前需求最高的食物之一,如果口蹄疫病毒一旦发生,会使养殖户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因而对于猪牛羊疫病的诊断治疗工作十分重要,对于日常的生活极具重大意义。

一、口蹄疫病情概况

口蹄疫是一种猪牛羊牲畜及野生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疾病,病状主要表现为:牲口口腔以及蹄部乳头等有水泡或溃烂,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肉尸、粪尿唾液以及呼出气体等,其发生概率极高,但死亡的概率却较低,因此该病的传播概率极高,如果一个地区被感染了一次,则该发病率可高达98%,在世界卫生组织的15个A类烈性传染疾病当中,口蹄疫被列为首位,因为该病的病毒差异较大,每个单独的病毒都能够病毒类型都能够诱使牲畜发生传染疾病,并且在传播的过程当中,病毒性质还有可能在不断产生病变,因此治疗方案要不断更新,对该病要加强重视。

二、猪牛羊口蹄疫发生概况

口蹄疫中最容易被感染的群体是猪牛羊,该传染疾病既能够在相同的牲畜之间产生感染,也能够在不同的牲畜之间发生感染,不一样的感染群体其所产生病毒的数量以及毒性程度,均不同,在牲畜群体当中,排毒的数量最多、危害指数最大的是猪牛羊群体,对于口蹄疫的传染力极大。

在一般情况下,口蹄疫的传染方法比较多,目前研究所发现的主要传染途径有四种:直接接触的传染,被感染牲畜与未被感染的牲畜相互接触,以及排泄物、共同食用的食物唾液的相互传染;间接传染,媒介物以及机械的传播;气源传播,即病毒可借助被感染的牲畜所呼出的气体进行传播;水源传播,牲畜饮用的水资源被污染。更严重的甚至于有可能借助风力的传播,将其感染范围扩大至10Km。并且在不同季节,疾病传播概况也会不一样,口蹄疫特点为传播力度较强、范围大,周期性长,严重影响到了牲畜的养殖。

文章分享结束,猪口蹄疫有什么症状?口蹄疫用药有哪些?和猪口蹄疫前期症状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热门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