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 > 张学良历史上的一生他活了多少岁?

张学良历史上的一生他活了多少岁?

  • 2023-05-04 15:46:37

张学良历史上的一生他活了多少岁?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张学良历史上的一生他活了多少岁?的问题,以及和于凤至为什么离开张学良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于凤至为什么离开张学良
  2. 张作霖到上海滩,杜月笙敢不敢扇他一耳光
  3. 少帅里面张学良儿时的玩伴都有谁
  4. 你知道历史上,发生过哪些恩怨分明的历史事件吗
  5. 民国时期最大的军阀是谁实力有多大

于凤至为什么离开张学良

于凤至之所以答应与张学良离婚,背后掺杂着很多复杂的因素,即使于凤至再深爱张学良,为了张学良能够安全的活下去,于凤至也不得不与张学良离婚。

于凤至嫁给张学良属于包办婚姻,因为于凤至的父亲和张作霖是朋友,张学良8岁的时候,张作霖就给张学良订了亲。成年后的张学良学习了很多新文化,受到自由恋爱思想的影响,张学良最初的时候并不想娶比自己大4岁的于凤至。但是张作霖不许张学良退婚,张学良只能答应娶了于凤至。

因为夫妻两人年龄相差较大,张学良一直都以“大姐”来称呼于凤至。于凤至聪明勤奋,很受公公婆婆的喜欢,张学良因为于凤至贤惠,也一直同她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张作霖到上海滩,杜月笙敢不敢扇他一耳光

杜月笙在上海可以横行,身为青帮头目也一风云人物,可是在张作霖面前可以说是孙子,老张让他站他决不敢坐,东北王可不是徒有虚名,几十万军队,士兵训练有素,枪炮配备,小日本他尚不惧怕,何况小杜,而且老张也是土匪出生,一步一步走上东北王位,无论经历,气魄乃是手段足以让小杜望尘莫及。

少帅里面张学良儿时的玩伴都有谁

有很多的伙伴,但分不同的类型。

有的是小时候纯玩儿的,有的是长大之后一直辅佐张学良的。我知道的不多,但是家里太爷爷是张学良的发小,他们一直从张作霖大帅府住在一起,一直到天津。听家里老人讲,他们关系十分要好,不分你我。然后他一直辅佐到西安事变。没有太大的功成名就,所以历史资料不算多。夸张一点形容,算是寸步不离吧。他几乎陪着张学良经历了每一件事情。很多人名说了也查不到,他们是被历史遗漏的一部分。那就没有必要知道的太清楚了。

你知道历史上,发生过哪些恩怨分明的历史事件吗

毛泽东的第一爱将伍中豪被敌人杀害,整个红军队伍悲愤交加,罕见的为了个人血债,集结队伍,围歼仇敌,手刃凶手,为伍中豪报仇血恨。

伍中豪是绝对的人中龙凤,他先考进北京大学,后又进入黄埔军官学校,与林彪同为黄埔4期生。毕业后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军事考官,并结识了大他12岁的毛泽东。

两人同睡一屋,十分投缘。毛泽东经过接触后十分欣赏伍中豪的军事才能,而伍中豪对毛泽东更是钦佩有加,称他为老师。

后来伍中豪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并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伍中豪的军事能力突出,有勇有谋,带领红军经历了无数次的战斗考验。

他年纪轻轻,就已担当大任,与林彪并称为“井冈山双鹰”,与彭德怀怀、黄公略、林彪并称为井冈山“四骁将”。

他与毛泽东的感情深厚,始终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指挥,曾用枪指着与毛泽东有分歧的师长余洒度(后投敌叛变)的脑袋争论。

伍中豪身经百战,战功赫赫,成为当时毛泽东最为倚重的第一爱将,很多事情做出决定前,毛泽东都要征求一下伍中豪的意见。

伍中豪所在红军部队整编为红一军团后,他担任12军军长,政委为谭震林。伍中豪曾因患肺炎住院,毛泽东不顾有被传染的危险,几乎天天去看望他,为他端水盖被,一坐就是半天,这是红军中任何人都享受不到的待遇。

1930年10月,伍中豪带领一个警卫排去赣西南各县集结部队,路过安福县时,突然遭到县靖卫团袭击,敌众我寡之下,伍中豪率战士们边打边撤,寻机突围,在县效亮家山一带,战斗到最后,弹尽无援,被敌人残忍杀害。这位战功卓著、前途无量的杰出红军领导人牺牲时年仅25岁。

伍中豪牺牲的消息传来,红12军的官兵们无不悲伤痛哭,毛泽东听到报告后,又惊又痛说不出话来,当场泪如雨下,心情压抑好几天没有出门,难过的滋味或许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到。

在红军一片报仇的声浪中,性如烈火、悲愤难平的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调兵点将,亲率5千红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把安福县靖卫团围个密不透风,激愤的红军将士很快就将其一举歼灭,并活捉了杀害伍中豪的靖卫团团长罗汉苟。

在亮家山,伍中豪的墓地旁,红军少有的设立了刑场,彭德怀坐镇监斩,伍中豪的搭档、红12军政委谭震林竟亲自操刀行斩。在数千名红军的呐喊声中,谭震林手起刀落,凶手罗汉苟的人头落地。

红20军军长曾炳春双手捧着凶手的污血,撒在伍中豪的墓上。

在我军的历史上,少有这样为个人报仇而兴师动众、大动干戈的事情,但红军将士恩怨分明、肝胆相照,也是人之常情。伍中豪的牺牲是我军一个极大的损失,一个出类拔萃、屈指可数的卓越年轻军事奇才,令人遗憾的死于肖小之手,着实令人唏嘘。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民国时期最大的军阀是谁实力有多大

1935年4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首度进行军衔铨叙,在第一批授予的八名陆军一级上将中,年龄还算不老的黄埔系唯一代表何应钦,也已经年届46岁,而其他的军头们则为:桂军李宗仁45岁、晋绥军阎锡山53岁、粤军陈济棠46岁、湘军唐生智45岁、滇军朱培德48岁、西北军冯玉祥年龄最长已经54岁,而最年轻的当然是“少帅”张学良,1901年出生的他那一年虚岁才35岁!

为什么首次铨叙军衔时,只有一个黄埔系中央军的高级将领入选呢?摆明了是老蒋为了“团结”各路军阀而故意为之,其中的冯玉祥已经成为了没有兵权的光杆司令,也给了极高的名份,这就是位高而权不重。那为什么年仅35岁的张学良也位列一级上将呢?因为他不仅是东北军的统帅(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还是“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已经成为老蒋一人之下其他万人之上的实权人物!

电视剧《少帅》中,曾经有张学良主要幕僚王树常跟他在火车上的一段对话,言及老蒋为了拉拢张学良参加中原大战,已经开出了天价,那就是“平分天下”。所谓平分天下的意思,就是事成以后,黄河以北军政事务全部由张学良节制,按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实际掌握的地盘来分析,其实老蒋允诺给张学良的势力范围,甚至已经超过了他自己,更是奉系张作霖从来也没有达到的实力和高度。

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在沈阳宣誓就职陆海空军副总司令,随即挥师入关,反蒋的冯阎联军迅速土崩瓦解,东北军仅用十几天时间就完成了对平津地区的军事占领,中原大战的大局已定。10月15日,阎锡山、冯玉祥、汪精卫联名通电张学良表示接受和平解决,随后阎、冯联袂下野,晋绥军、西北军大部分残兵败将均被张学良收编。

也就是说,到了1930年底,张学良这个事实上的奉系军阀接班人,不仅掌握着将近40万人马装备精良的东北军,还指挥着群龙无首的西北军和晋绥军近40万人,什么宋哲元、徐永昌、傅作义都得受其节制,西北军和晋绥军缩编为什么规模的部队,各自授予什么番号,那都是张学良说了算,因为华北地区的善后和指挥之权,全部归于这个少帅之手。

比如西北军的残余主力宋哲元部,奉令接受张学良改编后,1931年初授予的番号是“陆军东北边防军第3军”(直到半年以后才改番为第29军),军部驻山西运城。西北军的部队打着“东北军”的旗号,然后还驻在晋绥军的地盘上,是不是看起来很荒谬?NO,前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整个华北地区都是张学良说了算,所有华北地面上的军队也归其节制,他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

1931年1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明令在北平设立“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行营”,以张学良兼任“北平军分会委员长”,有权节制东北和华北各省一切军政事务。所以张学良当时坐镇北平,除东北四省外(注意含有热河省),另有河北、察哈尔、山东、山西、绥远五省以及北平、天津、青岛三个特别市在其辖下,所有的行政任免均由张学良提名,经济收入理论上亦归张学良调用。

不仅如此,在华北地面上的所有杂牌军头,包括什么韩复榘、石友三、孙殿英等等混世魔王的部队,理论上也归张学良指挥,所以在1931年上半年,张学良名义上统率的各路军队总兵力已经突破100万人,这是其老爹也没有混到的高度。因此,张学良和东北军确实是中原大战的最大受益者,在这一时期,张学良也绝对是民国年间实力和势力最大的军阀,因为他的东北军系统有着相当程度的军政独立性。

至于老蒋之所以把这么大的地盘和权力交付给年轻的张学良,兑现承诺只是表相,因为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军令政令统一”的梦想,怎么可能真的跟张学良平分天下?一方面,是蒋系60万部队在中原大战中也是元气大伤,一时无力全盘接收阎、冯留下来的大面积地域,并且由蒋军接收也容易激化矛盾。另一方面,他是希望利用张学良暂时稳住华北局面,因为他要集中兵力对闽赣苏区用兵,同时压服西南地区各路军阀。

从1930年9月到1931年9月,也是张学良一生中最风光的时期,他开始常驻北平打理几乎半个中国的军政事务,其主要部下均身居华北地区要职,也有多人进入南京政府任职,比如于学忠为平津卫戍司令,王树常为河北省主席,王家桢为外交部次长等等,实力和声望均达到了其人生的顶点。1930年10月,老蒋专电张学良前往南京“一唔”,11月11日,张学良携夫人于风至从天津启程赴宁。

南京方面给予了张学良最高规格的礼遇,少帅的专列每到一地,都能看到大幅标语,如“劳苦功高”“和平息戈的使者”“国家统一的表率”等等。专列抵达浦口后,张学良被大批高官簇拥着,登上了早已等候多时的“盛威号”军舰,驶进南京下关港口,军舰靠岸时码头所有停泊的船舰一起拉响汽笛,狮子山炮台鸣响礼炮19响(迎接外国元首为21响),老蒋亲迎再“义结金兰”等等。这跟六年后西安事变解决时,张学良送蒋再回南京的待遇,那可真是天壤之别了。

然而张学良的权势熏天却仅仅是昙花一现,在1930年9月18日通电入关拥蒋时,东北军即出动了11万最精锐的力量,而为了弹压韩复榘、石友三等杂牌军阀的不服,期间张学良不断调兵南下,致使东北军力空虚,让日本人蠢蠢欲动,为东北沦陷埋下了祸根。

更由于张学良久驻北平不归,对东北局势缺乏切实掌握,因此当“九一八事变”爆发时,完全的举止失措,而等到东北四省沦入敌手以后,张学良也从势力的顶峰瞬间跌落谷底,这是后话了。

关于张学良历史上的一生他活了多少岁?,于凤至为什么离开张学良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