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观了哪儿的海,写下了《观沧海》
- 2023-07-21 14:07:05
1、曹操观了哪儿的海,写下了《观沧海》?曹操的观沧海开头一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诗中提到碣石具体指哪呢,有如下争议一说是秦皇岛昌黎县的碣石山一种说法是秦皇岛山海关区古城东秦始皇行宫对面海中的碣石还有一种说法说,碣石指的是山东无棣县的一个63米高,0.3平方公里方圆的死火山。
3、到底碣石指的是哪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
4、先看看曹操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汉朝末年,红巾军的起义虽然被镇压,但已经是天下大乱,群雄四起了。
5、在北方比较有实力的就算曹操和袁绍,公元200年左右,河北的袁绍组织11万大军南下进攻曹操,当时曹操全部的兵力一共才2万多人,开始曹操都想逃跑了,后来几个谋士挺给力,给他摆事实讲道理,说袁绍志大才疏,用人多疑,手下没几个强将,可以跟他杠一下,曹操本来心里也是不服气就听从谋士意见,开始在黄河南岸精心布置防守,由于寡不敌众开始吃了不少败仗。
6、战争僵持了有一年多,袁绍的缺点暴露出来了,由于他的多疑,身边的谋士许攸叛变了,许攸不但把袁绍的一切计划都告诉了曹操,还帮曹操出谋划策,让曹操烧了袁绍的粮草,古代战争,粮草就是军队的生命线,战争的天平开始向曹操这边倾斜,双方在官渡展开战略决战,此役曹操以区区两万多人坑杀袁绍70000多人,这就是官渡之战,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7、官渡之战后,袁绍被赶回河北老家,没两年抑郁而死,儿子继位,有过了两年曹操北伐把袁绍的儿子赶到辽东投奔了乌桓。
8、公元207年曹操为了消除北方的威胁,决定讨打乌桓,乌桓大概就在今天的辽宁省朝阳市附近,曹操去的时候走的东古北口线,大概从现在的卢龙青龙承德穿过,仗打的挺艰苦,由于正是秋季天气转凉,首席谋士郭嘉还得重感冒病死了,后来多亏听了一个神童周不疑的计谋,也是以少胜多战胜了乌桓。
9、北征乌桓的时候为了战略需要走的是山路,打了大胜仗,抢了不少财物,又俘虏改编了几万乌桓人,大军决定走平坦的辽西走廊,从朝阳到锦州到绥中,山海关然后回河南老家。
10、回到主题,曹操的观沧海是在北征乌桓后回来的路上写的已经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11、是没有争议的。
12、那么曹操会不会出了山海关南下再向东折返到山东无棣,然后再向西回到河南。
13、显然这个行程路线是很荒谬的,且不说军队带了大量辎重,就是10来万的人刚打完仗也不愿意多走路了。
14、所以说诗中的这个碣石应该跟山东无棣县的碣石山没半点关系。
15、现在可选项还有山海关的秦皇宫遗址的碣石和昌黎的碣石山,两个地方相距70多公里,一个在海里,一个在海边,而且都在曹操返回的必经之路上。
16、我们再赏析一下曹操写的诗。
17、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8、学校的书本上是这样解释的,向东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注碣石指的是昌黎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19、我们来看看现实的碣石山几张图片中不管从哪个角度都看不到苍茫的大海,即使是最晴朗的天看海也是白茫茫的一小片。
20、在看书本中对临的解释课本中解释为,登上,游览的意思,那么我们再看看字典里临的释义,很明显字典中临字都没有登上,游览的意思。
21、下面的场景就很好解释了向东靠近碣石的方向走,来观看苍茫的大海。
2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3、书本中这样解释海水多么的宽广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很明显这个场景应该是近视角,而且也应该是平视角观察到的,途中画?位置在文革时期还有几个高耸的石柱后来建码头炸平了。
2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25、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6、这种近角度才能看到海中翻起的浪花。
27、碣石山上肯定啥也看不到了。
28、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29、星汉灿烂,若出其中。
30、这个应该是描写水天相接处天海连为一体,近海才有的场景。
31、综上所述,诗中的碣石如果假定为山海关附近秦始皇行宫对面海里的碣石,最为合理了。
32、有的朋友会说以前海水会不会就在碣石山的跟前,后来退去了。
33、应该不是的这照片是从秦皇行宫门口拍的,很明显2000年来海岸线几乎没有变化。
34、秦始皇曾为对面海里的两个伫立的碣石题过字,是龙门两个字,现在当地有收藏。
35、以上是本人一点粗浅的见解,希望大家一起来探讨,找到事情的真相。
36、三个观点:一是要明白曹操观了哪里的海,要清楚曹操北征的目的。
37、曹操为了解决北边袁氏兄弟和乌桓的困扰。
38、摆脱前后北裹挟的被动局面,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建议,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征,五月至无终,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
39、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借乐府《步出夏门行》旧题,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
40、诗中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41、二是胜利班师时的经过地,过去很多人以为这是曹操北征乌桓去时的事,其实,这种看法与史实不符记载有出入,可信度低。
42、而在《三国志》《武帝纪》和《田畴传》的记载中,曹操当时是在北征乌桓的归途中登上碣石的,因为去时逢大水,傍海大道不通,他只好改道走徐无山那条小路前往辽西,这是不可职否的。
43、那么归来时,曹操经过现今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北的碣石山。
44、因为昌黎县北的碣石山是渤海一带较高的山。
45、曹操登临碣石山,观看了渤海。
46、三是从曹操这首诗词中解读。
47、曹操写的这首《观沧海》诗非常霸气,一个人立在碣石山边,东望大海的莫测变幻,写出了他的英雄气概。
48、在曹操的心里当中,碣石、大海、以及天地之间的一人,凛然有凌人之气扑面而来。
49、所以开句就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50、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点明了“观沧海”的位置:也就是第二点所说的登上了河北秦皇岛市昌黎县北的碣石山。
51、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思绪万千,写下了这首波澜壮阔的《观沧海》的诗。
52、这是笔者的观点,不当之处还请指正!曹操的《观沧海》,是观的渤海,观海的位置是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的碣石山顶,俗称娘娘顶,据说以前上面有娘娘庙。
53、不信,你们可以爬到碣石山顶看看去,是不是现在还有曹操刻的那首《观沧海》,而且诗中写到东临碣石,以观仓海。
54、就是下图不远处的山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55、碧伶居士曾有诗曰:秦皇岛外忆魏君,山海关前瞻明臣;千古忠奸昨日事,扪心自问是何人?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碣石山,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渤海!曹操的观沧海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登碣石山的。
56、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57、诗中有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碣石,河北昌黎碣石山,说明站在此山上可以看到大海,我们都知道,河北位于渤海湾西,所以得出答案,此沧海为:【渤海】,位于:河北秦皇岛曹操观的是渤海。
58、碣石山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境内,离海并不远,登高可望到海。
59、毛主席写的《浪淘沙北戴河》是在秦皇岛北戴河区海滨。
60、中央机关每年夏天都来北戴河办公。
61、毛主席写诗那一天,天降大雨,老人家坚持下海游泳,周恩来总理也没劝住。
62、这一点他的卫士有回忆录。
63、这个问题首先应确定临闾关位置,过去有人说临闾关在山东,其实不然在山海关东5公里边墙子村是临闾关旧址,有石碑为证,而止锚湾是秦长城入海口地址而秦长城是临闾关‘溢口,止锚湾有龙门二字旁有秦行宫和孟姜女坟,曹操东征乌桓从朝阳经滨海路西归经临闾关到达止锚湾必然看到秦行宫,经考古秦行宫旁有汉行宫。
64、让我自豪的告诉你:就是我们这的,秦皇岛的海,昌黎县的碣石山!应该是秦皇岛市昌黎县城的碣石山。
65、(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83666585@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