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联想小新Air14 2023款配置清单一览

联想小新Air14 2023款配置清单一览

  • 2023-05-06 00:48:31

联想小新Air14 2023款配置清单一览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联想小新Air14 2023款配置清单一览,以及2023年春节过年能回家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2023是兔年,老人说“明年迎水兔,春秋不见天”,有啥预兆

2023年是兔年,老人说“明年迎水兔,春秋不见天”,什么是水兔?老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明年为什么是水兔年?

我国古代采用10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成60个甲子,来分别记录年序和日序,分别叫做“干支纪年法”和“干支纪日法”,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个周期,就比如2022年是壬寅年,那么2023年就是癸卯年,2025年就是甲辰年,以此类推来循环记录年份;干支纪日法则以60天为一个周期,就比如今天是甲子日,那么明天就是乙丑日,后天就是丙寅日,大后天就是丁卯日,以此类推,来循环记录日序。

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与月份有紧密的关系,一年有12个月,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三月为辰月,四月为巳月,五月为午月,六月为未月,七月为申月,八月为酉月,九月为戌月,十月为亥月,十一月为子月,十二月为丑月。可能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子月为十一月而不是正月?因为冬至节气在农历的十一月,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我国周朝时期以冬十一月为正月,冬十一月一日为岁首,因此古人把农历十一月称为冬月或者子月。

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也有对应关系,子对应鼠,丑对应牛,寅对应虎,卯对应兔、辰对应龙、巳对应蛇、午对应马、未对应羊、申对应猴、酉对应鸡、戌对应狗、亥对应猪。

聪明的小伙伴不难发现,凡是年份中带有“卯”字的都是兔年,兔年总共有5个,分别是丁卯年、己卯年、辛卯年、癸卯年、乙卯年,总共有12个生肖,正好对应60个甲子,从甲子年开始到癸亥年结束,60年为一周,循环记录年份。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有对应关系,甲和乙属“木”,代表春天;丙和丁属火,代表夏天;庚和辛属“金”,代表秋天;壬和癸属“水”,代表冬天;戊和己属“土”,代表长夏,“长夏”也就是夏天的三伏阶段。

2023年是癸卯年,“癸”对应五行中的“水”,而“卯”对应十二生肖中的“兔”,因此人们称2023年癸卯年(兔年)为“水兔”。

“春秋不见天”是什么意思?

明年是“水兔年”,我们老祖宗说会出现“春秋不见天”的现象。“水”代表冬天,而兔子是一种怕冷的哺乳动物,水兔也代表着寒冷。

所谓的“春秋不见天”说的就是一年中春季和秋季几乎看不到,或者春秋两季的气候特征持续的时间短,给人的感觉是只有冬天和夏天,没有春天和秋天。

“春秋不见天”意味着春天比较冷,很可能有“倒春寒”发生。倒春寒是春季的一种低温现象,倒春寒持续的时间越长或者出现的时间越晚,对农作物的危害就越大,倒春寒会导致未出土的种子出现烂种,会使已经返青的作物处于冻害,会使正在开花的果树出现大量落花落果;为了防止倒春寒的危害,在春季寒潮来临前,我们可以人工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来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

“春秋不见天”除了意味着春天比较冷外,按照我们老祖宗的说法,还意味着秋天很炎热,秋天炎热意味着有“秋老虎”发生。秋老虎指的是出伏后的炎热天,其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南移的副热带高压又向北抬造成的,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晴朗少云,气候会异常炎热。

恰巧明年是闰年(闰二月),明年农历正月十四和腊月廿五都是立春节气,这也是所谓的“双春年”,老话说“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说的就是遇到双春年的年份,冬天会异常寒冷,会导致牛羊没有足够的草料而饿死,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却表面天气很冷。

总结,古代没有天气预报,而农民靠天吃饭,这些老话是我们老祖宗在长期的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但是如今天气变化多端,老话还准不准?我们可以多留意一下明年的天气状况。

为何今年下半年来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年底到2023年春节还会上涨吗

为何今年下半年来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年底到2023年春节还会上涨

现在是市场经济,猪肉价涨涨跌跌是很正常的,市场的物价是由市场供求状况来确定的,如果今天肥猪上市量过多,屠宰企业就要压价收购,猪肉零售商为了及时销售完今天批发的白条猪,他们就会降低猪肉的销售价。如果今天上市的肥猪数量少,猪价就会上涨。现在,政府是通过收储和投放储备猪肉来调控市场猪肉价格的,猪肉价格上涨过高过快或者大幅度下跌,政府是会出手干预的。

为何今年下半年来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从去年年初国内肥猪价开始持续下跌,到今年每出栏一头商品猪,头均亏损要超过300元。今年2月28日-3月4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89∶1,连续两周处于《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平均每斤肥猪价跌破5.50元,养猪人深度亏损。为维持生猪生产正常发展,保护养猪人的利益,必须采取收储措施来调控肥猪价格,减少过多的上市肥猪,使猪价能够维持在一个合理的价格范围内。因此3月3日启动了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政府持续启动了十一轮收储,由于连续启动收储,收储猪肉15.8万吨,使市场出栏的肥猪数量大幅度减少,逐步达到供求平衡,猪价回升,到6月底国内大多数地方的肥料猪价格已经达到生产成本线以上。

今年下半年猪价第二次持续上涨是7月份进入了快速涨价的阶段,仅十天左右,很快大多数地方的肥猪价格已经由每斤5.6元左右上涨到12元左右,猪肉价格从每斤10元左右涨价超过17元。有的地方已经超过20元,确实猪价的上涨是来势汹汹,与2019年那年涨价情形差不多,基本是全国统一涨价,消费者特别担心,担心猪肉价格回复到2019年每斤45元以上。猪价一个月上涨超50%,最根本的原因是养殖集团和屠宰企业囤积肥猪,控制肥猪正常的出栏数量,人为减少肥猪上市量,造成缺乏肥猪的假象,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等哄抬物价,使市场猪价增长过快,这也是市场被资本垄断的具体表现。要知道,这些养殖大集团是享受政府高额养殖项目补助的企业,而辛辛苦苦、老老实实的散养户还没有资格享受这种补助。在这紧急关头,国际发改委约谈了这些规模养猪企业,很快猪价持续下跌,下跌到每斤10.50元。

今年下半年猪价第三次持续上涨是9月份各个地方气温下降和学校开学,猪肉进入了一年中的消费旺季,猪肉价格逐渐上涨。这次猪价上涨是不正常的,因为现在仍然处于猪肉消费疲软时期,今年由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由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频繁发生,如果发生疫情,这个城市将封闭管理,城市压下暂停键,禁止人们外出,许多地区的旅游业和餐饮业已经停业,学校放假各人回到家中上网课,一般来说,旅游业、餐饮业和学校是猪肉消费的主要部门,现在这些部门已经停止或者大幅度减少猪肉的消费,意味着猪肉的消费量是大幅度减少。这次猪价持续上涨的主要因素是资本进入养猪业,人为炒作猪价,这是猪价不稳定的主要因素,网络上那些炒作猪价的自媒体,从9月份以来,各个网络上突然增加大量的炒作猪价的自媒体,有平常在网络上带货卖药的、卖种子的、做广告的,由于猪价关心人比较多,而且近期养猪人和消费者都比较关心猪价走势,这些猪价炒作者相互抄袭,无中生有,今天没有结束,明天的猪价已经产生,就是猪价已经下跌了,他们仍然鼓吹猪价大幅度上涨,每天为了增加点击量声嘶力竭地炒作猪价。在炒作者的蛊惑下,许多养猪人大量囤积肥猪进行二次育肥或者压栏,人为形成了肥猪上市的断档期,造成正常的肥猪上市量大幅度减少,人为造成市场缺乏肥猪的假象,导致市场猪价和猪肉价持续上涨。在今年7月初就是由规模养猪企业大量囤积肥猪,规模养猪企业、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共同哄抬物价,造成短期内猪价大涨,每斤肥猪从8.50元上涨到12元。9月份后养猪人压栏和囤积肥猪进行二次育肥,促进猪价从每斤10.5元上涨到14元。同时今年国内进口猪肉大幅度减少,进口猪肉价格比国内的低,进口猪肉对猪价的影响很大,年初由于肥猪价格持续下跌,养猪人深度亏损,为了稳定生猪生产,一方面采取收储措施收储过多的肥猪促进猪价回升,另一方面减少进口猪肉,今年进口的猪肉大幅度减少,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的猪肉(包括杂碎)累计进口量为346万吨,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1.9%,进口量减少和收储量不足,导致没有足够数量的储备猪肉抑制市场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造成了市场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猪价上涨过高过快。

年底到2023年春节有可能猪价持续缓慢上涨,主要是网络炒作猪价的自媒体越来越多,现在的散户饲养的肥猪存栏并不多,主要集中到规模养猪企业手中,很容易形成价格的垄断,如果政府仍然不大量进口低价的猪肉来平抑市场猪肉价格,年底到2023年春节期间猪肉价格持续涨价是大概率事件。今年猪价的高峰期可能就在11月份,由于每年肥猪60%左右的集中在农历11、12月份出栏,现在猪肉消耗量大的主要是南方地区制作腊肉、腊肠和火腿,许多消费者都选择在猪肉价格相对便宜的时间制作,到传统制作季节大多数人家已经制作结束,那时肥猪出栏密集,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价格就会持续下跌。

现在是市场经济,政府可以通过收储和投放储备猪肉来调控市场猪肉价格的,如果猪肉价格上涨过高过快或者大幅度下跌,政府是会出手干预的。为了切实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9月底以来猪肉价格上涨过高过快,国家连续投放了6批中央猪肉储备,并指导各地加大力度同步投放地方政府猪肉储备。多次的中央储备肉投放能够增加市场猪肉的供应量,抑制高价猪肉,促进猪价下降。同时由于中央储备猪肉大量多次投放,养猪人担心猪价即将下跌,俗话说:“久涨必久跌”,养猪人担心这次猪价的下跌将会一蹶不振,在市场猪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为了减少损失,养猪人就会迫不及待的将已经达到出栏体重的肥猪出栏,造成肥猪上市量大增,上市肥猪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猪肉价就会下跌。同时今年消费者的购买力普遍下降,今年大家的感觉是物价不断上涨,而收入没有增加。由于许多地区今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频繁发生,一旦某地发生了疫情,这个城市将被封闭管理,实行静默防控,城市被按下暂停键,禁止人们外出,人们就没有办法外出工作,不上班就意味着没有收入,凡是发生疫情的地方经济是非常的萧条,商店关门,工厂停工,人们平常储备就比较少,月光族比较多,经过长时间的封闭,经济收入大幅度减少,普通百姓购买力大幅度下降,消费者就会抵制高价猪肉,那么猪肉就会形成有价无市,猪肉价就只能下降。另外在近两个月的肥猪上市断档期内社会积累了大量的肥猪,而且相当多的肥猪经过二次育肥的大肥猪,这种肥猪二头的出肉量相当于正常出栏的三头标猪的出肉量,无形中增加了上市的猪肉量。而且国人又有习惯在春节前大量出栏肥猪,短时间内大量的肥猪上市,形成供大于求的状况,消费者的购买力又下降,因此猪肉价格很难大涨。

“春打五九尾,春寒冻死鬼”,2023年是双春年,倒春寒严重吗

2023年是双春年,老话说“春打五九尾,春寒冻死鬼”,2023年春季倒春寒严重吗?

为什么2023年是双春年呢?

双春年指的是一年当中有两个立春节气,并非指的是有两个春天。因为一个春天是三个月的时间,所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立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第1个节气,也是春节到来的第1个节气,按照风水先生说,立春才是我国农历年开始的日子。因为从这一天起阳气上升,太阳才不断地升高。

由于2023年闰农历2月,所以2023年出现了两个立春的节气。2023年立春节气到来的日子为2023年正月十四,2024年立春的节气为农历2023年十二月二十五,因此2023年被称作为双春年。根据这样的规律,2024年是无春年也叫寡妇年。

其实原因非常的简单,也就是我国采用的阴历每个月只有29天或者30天,而阳历每个月约有30天和31天,一个月比阴历要多出一天的时间,一年要多出11天的时间。这样每三年就会使得阴、阳历相差一个月的时间,所以每三年几乎闰一个农历月。

就是按照我国的历法来计算一般阴历年每19年的闰7年。阴历年每年的时间共12个月354天,阴历年闰年时间为13个月共384天。“三闰两不闰,一年两头春”,也就是说只有这种农历闰年的年份,才会出现一年两头春的现象。

俗话说“春打五九尾,春寒冻死鬼”是什么意思呢?

立春节气的到来日子,对于阳历是比较固定的,一般是在阳历每年2月3~5号之间。对于阴历的日子是不固定的,有的是在春节前,有的是在春节后。

可立春节气还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日子,那就是立春在五九的最后一天,或者是六九的第1天。俗话说“春打五九尾,或春打六九头”,从这方面来说是非常固定的。

五九是数九严寒天中的第5个9天。每年冬天都有数九的天气,共计有9个“九”。“夏至三庚入伏,冬至壬日数九”,就是到了冬至节气后第1个任日,作为数九的第1天,也作为一九的第1天。

但现在大多地方改变了这种壬日数九第1天的说法,一般是以冬至作为数九的第1天,第1个9天叫一九,第2个9天叫二九……依次论推,九九八十一。

我国流传着《数九歌》,也被称作为《数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八十一,耕牛遍地走。描述了数九寒天的天气变化情况。

立春与数九天气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立春节气到来这一天,一般是五九的最后一天或六九的第1天。因为五九、六九天河边看柳,这个时候河边的柳树已经发芽,也表示着春天即将到来了。

“春打五九尾,春寒冻死鬼”意思是说,立春节气在“五九”最后一天到来,预示着春天非常寒冷,会出现严重的倒春寒,天冷的感觉就像鬼被冻死一样。

为什么说立春在五九的最后一天到来,会出现倒春寒,天气非常寒冷呢?

一年当中最冷的是三九、四九,而立春节气在59的最后一天到来,也就是立春刚刚脱离了最寒冷的天气。俗话说冬天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这个季节是下大雪的季节。到了五九尽管天气暖和了,但是冰雪融化还需要吸收空气中的大量的热量,地表还是天寒地冻,这样的春天更加冷。

立春标志着春天来了,但并意味着是春天的气温,依旧是春寒潦草,寒意浓浓,甚至下雨下雪的天气非常多。

倒春寒就是指的春天里出现持续的阴雨连绵天气,或者是雨夹雪造成的长期低温形成的冻害。倒春寒对于发芽和开花的植物非常不利,对于越冬植物刚刚返青也是不利的。尤其近些年来,我国好多地方倒春寒都会出现雨雪的天气,尤其大雪纷飞,把果树花冻死了,把新的嫩芽冻干了,造成严重的粮食、水果、蔬菜减产。

2023年是双春年,闰农历2月,有没有倒春寒?倒春寒严重不?

上面已经解释了2023年是双春年,而且海润农历的2月。就是2023年立春节气到来为正月十四,“出九”的日子为农历二月二十一。由于2023年闰农历2月,立夏的日子为农历三月二十二。这种现象就表现出了春天比较寒冷,而且刚刚暖和了,结果又到了夏天,也就是春脖子比较短。

一首儿歌唱得好,“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这说明阳春三月还应该是盛春的季节,结果闰农历的2月,竟然进入了夏季。

今年春季在1月和两个2月中天气是比较寒冷,所以会发生倒春寒现象,这一点毋庸置疑。其实倒春寒现象每年都发生,无非是影响的范围大小,冻害程度问题。一般我国黄淮及以北的地方会出现倒春寒,对于南方很少出现。

2023年春季三个月基本上是比较寒冷的,而且处在低温的农历1月和2月的这个时候,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倒春寒。对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本身农历的1月和二月天气就比较寒冷。

农村谚语“两春夹一闰,春寒逢秋旱”,意思是说双春年加上一个闰月,这一年就会发生严重的倒春寒,秋季又会发生严重的秋旱。

根据老祖宗的谚语来看双春年,的确年轻不是特别好。“双春夹一冬,黄豆贵如金”、“双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双春夹一冬,带毛的贵如金”等等都描述了双春年,因为春季倒春寒严重等现象造成粮食减产。

综上所述,2023年是双春年,闰农历的2月,春季会发生严重的倒春寒。“春脖子短,农事往前赶”,所以明年春天非常短,就进入了夏天了。

“明年迎水兔,春秋不见天”,啥意思2023是水兔年,年景如何

听农村80岁的老人说:“明年迎水兔,春秋不见天”,2023年是水兔年,注定将会是不平凡的一年。老人的话,是根据天干地支来判断明年的年景,那么明年又会是怎样的年景呢?

2023年是卯兔,位于地支的第四位,所以十二生肖中也是排行第四。属兔的人,出生年份不同,又分为乙卯兔、丁卯兔、辛卯兔、己卯兔、癸卯兔。为何会有水兔年这种说法,与天干地支有很大的关系。

天干地支是怎么来的

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天干地支,从字面上理解,干支也就相当于干枯的树干和枝叶。古代的祖先认为天大于地,天和地相连的部分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就叫地干,于是有了天干地支的说法。

为了方便进位区分,研究出各种符号,经过不断演变,用来掌握时间、方位和天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深远影响。

究竟是谁创立的天干地支,古书上也没有记载,无从判断。民间传说,在黄帝时期,有一位大臣精通五行,提出自己的见解:

作甲乙为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日,谓之支,干支相配以成六旬

但这只是一个传说,天干地支是不是这位大臣创立的,并没有得到证实。只不过后人在甲骨文上发现一些端倪,上面的象形文字就是有关天干地支的记载。

天干地支具体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十二地支分别对应十二生肖。

古人把天干转六圈,地支转五圈,定为一个循环,就不会产生重复,从甲子到癸亥,一共有60对,又称为六十甲子。

众所周知,在古代会用时辰来计时,也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按地支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

用干支来纪年,一般是六十年为一个周期,甲子年是周期的首年,次年是乙丑,就这样循环下去,直到周期结束,又重新开始纪年。

古代干支纪年,新年并不是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准,而是以立春作为岁首。

2023是水兔年,有哪些说法

以天干地支纪年法,可以算出2023年是癸卯年,壬寅癸卯为金箔金,为稀薄之金,意思是说表面有金箔覆盖,看上去非常抢眼。

但是金箔这个东西,并不是真正的金子,只要遇到高温就会熔化,得需要依靠才行,而癸卯又是气散之金,遇到旺火不能生还,只能在水气充足的环境下长存。

而癸主水,卯即兔,就有了水兔年的说法。

明年正月初一是庚辰,初二为辛巳,再往后面算,分别是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

所以民间就有了这句谚语:“一龙治水,十牛耕田,七人分饼”,意思是说这一年的降水,要比往年多。丑日出现在农历正月初十,到了农忙时节,风调雨顺,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也会提高,不想错过耕种时节,就会出现十牛耕田的现象。

明年水兔年的第一个丙日,出现在正月初七,要吃饭的时候,家里人太多,如果收成不好,粮食不够吃,难免会出现挨饿的情况,只能七个人分一块饼。

“明年迎水兔,春秋不见天”,有啥含义

明年迎水兔,按照常人的理解,兔子在陆地上活动,为何会与水组合在一起。

咱们得重点说说“癸”,它在天干中排第十,五行中主水,每当干支纪年轮到癸卯时,水和兔才会融合在一起。

一般来说,春秋两季的雨水较多,没有好天气,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这也是老百姓期望的年景。当癸卯年到来时,本来五行又主水,这一年的雨水,相对来说就要比往年更多。但是雨水偏多,也会带来坏处,明年迎水兔这句谚语,也提醒人们提前防患于未然。

兔子这种动物,攻击性没那么强,比不上老虎狮子等猛兽,生性胆小怕冷,出来寻找食物躲躲闪闪,遇到危险大多以狂奔保命,极有可能成为别人的猎物。这也预示着水兔年雨雪较多,天气寒冷,老百姓过冬将会是极大的考验。

因为2023年有两个立春,一个在腊月二十五,另一个在正月十四,分布在年头年尾,说明春季会长一些,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因此民间有“一年打两春,黄土变成金”的说法。

2023年水兔年的年景如何

明年是水兔年,正月初一是庚辰日,首当其冲就是一龙治水,春秋两季雨水充足,至于会不会发生涝灾,得看具体方位。

东西西北中五个方位中,只有一龙来掌管,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不会产生分歧或推诿,降雨量掌控合理,不会出现大涝大旱。坏处就是管不了五个方位,需要雨的地方,又很难降雨。

进入春季以后,也就是农历1~3月份,这个时候气温还比较低,特别是南方地区,如果过早农耕播种,很有可能出现倒春寒,对农作物造成较大的伤害。

水兔年又赶上双立春,再加上雨雪天气的影响,哪怕进入春季也能感受到特别寒冷。农村就有这么一句话,“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意思就是双春年天气冷,稍不注意,养的牛羊都有可能被冻死。

《枕中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癸卯年,或多雨雹,或起恶风,兼之旱干在野,疾在躬”

意思也就是春夏两季雨水较多,偶尔还会出现雨雪冰雹的气候,上半年要有防涝的意识。

湿气太重,生活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瘟疫流行,对家禽和人畜都不太好,容易生病。

到了下半年,雨水减少,还有可能出现干旱,至于是否严重,那么就与龙治水有关。

写在最后

2023年是水兔年,年景注定不一般,总的来说,雨水充沛对农民耕作有帮助,但也要防范自然灾害。古人用天干地支来预测气候变化,对年景做出判断,这也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同时也希望明年全天下能幸福安康,人们过上快乐的生活。

2023年春节过年能回家吗

从目前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疫情防控政策来看,疫情防控是在逐步的精准化,科学化。隔离人数越来越少,隔离范围越来越小,所以到过年,只要你所在单位和小区不是高风险地区还是可以回家的。

从风控范围上讲,目前已取消中风险区域限制,高风险以单元,楼栋为单位进行管控,禁止防疫层层加码。包括营业场所在做好防疫工作的情况下也是可以正常营业的了。

从感染者的症状来讲,目前主要以无症状为主,即便不用任何药物,只需要多喝水,按时吃饭也可以在自然条件下专阴,这也是为啥管控越来越精准,风控范围越来越小的原因,毕竟无症状感染者只要双方都佩戴好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是可以避免被感染的。

总结:2023年春节大概率是可以回家的,但是日常要注意多通风,戴口罩,勤洗手,保护好自己。同时也要加强自己的身体锻炼,让自己的身体百毒不侵。如果不幸春节期间阳了,那回家就无望了。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