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 > 全国十大少年英雄

全国十大少年英雄

  • 2023-08-05 11:57:05

全国十大少年英雄

1、全国十大少年英雄?自古英雄出少年。

2、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

3、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

4、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5、王朴,也叫作王璞。

6、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

7、他住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

8、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

9、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

10、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让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11、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一起,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

12、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

13、“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

14、”“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鬼子和你这个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

15、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的,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大声高呼:“打倒日本鬼子!打倒狗汉奸!”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八路军、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16、为了纪念王朴,晋察冀边区政府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荣称号,并立了纪念碑。

17、解放后他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十大少年英雄”的称号。

18、张嘎,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

19、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

20、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21、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22、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

23、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24、为了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北京市润亚影视传播有限公司决定重新拍摄经典电影《小兵张嘎》的电视版。

25、电视剧在忠实《小兵张嘎》原著故事线索,氛围环境的基础上,丰富了嘎子的性格命运。

26、展示了嘎子、胖墩、玉英、佟乐四个孩子,在抗日烽火中的戏剧故事和富于传奇的童稚友谊。

27、故事以抗日战争时期的白洋淀为背景,以嘎子梦想参加八路,梦想得到一支属于自己的真枪展开。

28、奶奶为了保护八路老钟牺牲了,嘎子只身上县城找罗金保,打鬼子替奶奶报仇。

29、在县城结识了集贤居少掌柜佟乐,嘎子仇没报,反而陷入鬼子追杀。

30、在佟乐和一个神秘便衣的帮助下,脱离险境。

31、便衣原来是罗金保,将嘎子带到区队秘密隐藏之地,钱队长收留了嘎子。

32、嘎子从此以小八路自居,紧接着又和区队八路打了一场挑帘战,嘎子缴获一把真枪。

33、眼看梦想全部实现,枪却被区队长收了。

34、嘎子想不通,和打赌认识的小伙伴胖墩一起重返县城,嘎子要单独替奶奶报仇。

35、由此同时,后方特派员刘燕肩负使命路经白洋淀被伏击。

36、刘燕不知下落,鬼子派了石磊冒充特派员混入区队。

37、鬼子的计谋被嘎子无意中发现,嘎子和佟乐、胖墩行动起来,误认为区队联络员纯刚是鬼子奸细。

38、纯刚竟然被孩子制服,报信不成有口难辩。

39、白洋淀鱼户女儿玉英,打鱼时救了刘燕。

40、刘燕受伤难行,请玉英去城里寻找联络员。

41、玉英在城里遇到了嘎子一伙。

42、三方力量围绕着真假特派员斗智斗勇,特派员肩负的任务迫在眉睫,大批药品将在指定时间内经过白洋淀。

43、鬼子方面,龟田和斋藤一武一文,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奸细石磊了解真相,将区队八路和药品一网打尽。

44、区队钱队长则逐渐识破石磊真面目,将计就计引鬼子出动。

45、而真特派员刘燕却与孩子们在一起。

46、经过种种误会和巧合,以嘎子为首的孩子们,粉碎了敌人的阴谋,配合区队八路使药品顺利过境,一举歼灭龟田斋藤一伙日本鬼子。

47、海娃,《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

48、影片的主角是十四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

49、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

50、海娃十四岁,是龙门村的儿童。

51、一天傍晚,海娃腰里插着羊鞭,拿着一杆红缨枪,在山上的一棵小树底下放哨。

52、这时候,从阳坡的小路上爬上来一个人,他老远就叫:“海娃!海娃!”海娃听出是爸爸的声音,连忙迎上去。

53、爸爸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对海娃说:“马上到三王庄去,送给指挥部的张连长。

54、”海娃接过信一看,信角上插着三根鸡毛,知道是一封顶紧急的鸡毛信。

55、海娃揣好信,赶着羊群转过山崖,忽然看见西山顶上的“消息树”倒了。

56、糟糕!山那边准是发现鬼子了。

57、海娃想,这条小路不能走了,就走大路吧。

58、可是回头一看,大山口外面来了一队抢粮的鬼子。

59、鬼子越来越近。

60、海娃着急了,把鸡毛信往哪里藏呢?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心头一动,就抢到前面抱着那只带头的老绵羊,把它尾巴根的长毛拧成两根细毛绳,把鸡毛信折起来,绑在尾巴底下。

61、海娃什么也不怕了,他把羊鞭甩得响响的,朝着鬼子赶过去。

62、“站住!”鬼子吆喝起来,哗啦一声举起枪,对着海娃的小脑袋。

63、一个穿黑军装的歪嘴黑狗跑过来,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他拉到一个长着小胡子的鬼子面前。

64、海娃一点也不怕,他故意歪着脑袋,张大嘴巴,傻愣愣地望着小胡子。

65、小胡子说声“搜”,那个歪嘴黑狗马上动起手来,摸补丁,掏窟窿,把海娃周身都搜遍了,连两只破鞋也没放过,结果什么也没搜着。

66、小胡子只想早点进山去抢粮,就冲着海娃喊:“滚开!滚开!”海娃回头就跑,他拢住羊群,使劲甩着羊鞭,恨不得飞起来。

67、没想到那个歪嘴黑狗又追上来了,他用枪逼着海娃,要海娃把羊群赶回山里去,还挤着眼睛、歪着嘴巴狞笑者说:“皇军还没吃饭呢!这么些羊,够我们吃几顿啦!”海娃没法,只好跟着走。

68、太阳落山了,鬼子的队伍来到一座小山庄跟前,就在打谷场上宰了几只羊烧羊肉吃。

69、海娃顾不上心疼他的羊了,他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绵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鸡毛信还照样吊着!他心里叫起来“你还在这里啊!”鬼子吃饱了,一个个摸着肚皮,进屋里睡觉去了。

70、歪嘴黑狗叫海娃把羊赶进牲口圈里,然后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海娃拉进屋里。

71、鬼子和黑狗们抱着枪睡在干草上,把海娃挤在尽里头。

72、海娃睡不着,他想:“鬼子明天还要宰羊,要是今晚跑不掉,鸡毛信可就完了。

73、”他不住埋怨自己:“海娃,海娃,你怎么搞的,连一封鸡毛信都不会送啊!……”忽然听见外面的哨兵吼了一声:“哪一个?”有人回答:“喂牲口的!”哨兵不吭气了。

74、不一会儿,远处传来一阵鸡叫。

75、鸡叫两遍了。

76、海娃哪儿还躺得住,他坐起来一看,门口的哨兵正在打瞌睡呢。

77、他就悄悄地站了起来,踮着左脚把歪嘴黑狗的胳膊轻轻拨开,从小胡子身边跳过去,闪到了门边,又轻轻地迈过哨兵的大腿,溜到了村边的路上。

78、“哪一个?”街那头的哨兵吼起来。

79、“喂牲口的!”海娃装着大人的声音回答。

80、那个哨兵就不理会他了。

81、海娃走进牲口圈,一把抱住那只老绵羊,把它尾巴底下的鸡毛信解下来,揣进口袋里,撒开两腿就跑,一口气跑上了庄后的山梁。

82、天亮了,海娃跑到山嘴旁边,听见前面有人吼叫。

83、他抬头一望,山梁那头有个鬼子拿着面小白旗,朝着海娃来回摇晃。

84、海娃脱下身上的白布小褂,学着鬼子的样子也来回摇晃。

85、没想到,真混过去了。

86、海娃转过山嘴,一口气跑到对面山顶。

87、前面就是三王庄啦。

88、海娃高兴极了,他一屁股坐在山头上,把手伸进口袋一摸,不觉浑身哆嗦起来。

89、鸡毛信呢?口袋里没有,赶紧脱下小褂子来找,也没有;把身边的石头缝都找遍了,还是没有。

90、海娃马上往回跑,在来的路上找。

91、他一口气跑上大山,爬到小山嘴旁边,就在刚才摇晃褂子的地方,鸡毛信好好地躺在那儿。

92、海娃高兴极了,把信装进口袋,刚想回头跑,忽然背后有人喊叫,歪嘴黑狗追上来了。

93、他抓住海娃,一连打了几枪托,叫海娃回去给鬼子带路。

94、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鬼子和黑狗子又出发了。

95、海娃赶着羊群夹在他们中间,过了大山,来到三王庄眼前。

96、海娃看到山上的“消息树”放倒了,不用说,张连长的队伍已经知道鬼子来了。

97、鬼子可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在沟里,又是抽烟,又是吃羊肉。

98、休息够了,一队黑狗先走,想从中路走上峁去。

99、山坡上忽然轰轰响了几声,冒起一柱一柱的黑烟,黑狗子踩上地雷了。

100、小胡子扔下那些黑狗不管了,他指着小路对海娃说:“你在前面带路,皇军在后面。

101、明白吗?”海娃远远地走在鬼子的前边。

102、树林里岔着两条路,一条小路,一条羊道。

103、他把羊赶上了羊道。

104、歪嘴黑狗在底下吆喝:“走错了!”海娃放开嗓子说:“没错!我走过的。

105、走吧!”羊道越来越陡,越来越不好走,鬼子走一截,停一截,远远落在后面。

106、小胡子吼起来了:“慢慢的!”海娃装作没听见,一步紧一步往前跑。

107、鬼子使劲喊:“站住!再不站住就开枪啦!”海娃不听他的,甩了一响鞭,拼命往前跑。

108、鬼子真的开枪了。

109、海娃同羊群一起飞跑,可是他实在跑不动了。

110、就扑倒在乱草里,放开嗓子叫:“鬼子上来啦!打呀!赶快打呀!”峁上突然响起一阵排子枪声,跟着又是一阵。

111、海娃听到了,这是自己人的枪声。

112、他的两条腿又来了劲,爬起来拼命向峁上扑去。

113、忽然他张开双臂,“哎哟”尖叫一声,晕倒在乱草堆里了。

114、一个游击队战士跑过来,抱起了海娃。

115、等到海娃睁开眼睛,他看见蹲在他身边的正是张连长,连忙说:“信……鸡毛信……”他的伤口疼得厉害,说着又昏迷过去了、海娃又醒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躺在暖炕上,盖着一床软绵绵的毯子。

116、太阳从窗口射进来,照在炕上。

117、张连长笑眯眯地问海娃:“好些吗?还疼吗?”海娃顾不得疼,他问张连长:“这是哪里呀?”张连长哈哈大笑起来,他摸着海娃的脑袋,说:“你忘了吗?昨天你不是送来一封鸡毛信吗?那是你爸爸让你送来的情报。

118、咱们的队伍根据情报,砸了鬼子的炮楼。

119、多亏你这个小八路,小英雄!”海娃这才记起送鸡毛信这回事来。

120、他脸红了,连忙问:“缴了枪没有?”张连长说:“缴了一大捆,都是崭新油亮的三八式快枪!”海娃高兴地说:“那就给我一支吧!”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

121、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122、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

123、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瞭望,捕捉敌情。

124、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

125、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眼前。

126、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

127、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

128、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129、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

130、河边有个小村庄。

131、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的白雪。

132、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133、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

134、12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135、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

136、每到夏天,雨来和铁头、三钻儿,还有许多小朋友,好像一群鱼,在河里钻上钻下,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

137、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138、妈妈不让雨来耍水,怕出危险。

139、有一天,妈妈见雨来从外面进来,光着身子浑身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

140、妈妈知道他又去耍水了,把脸一沉,叫他过来,扭身就到炕上抓笤帚。

141、雨来一看要挨打了,撒腿就往外跑。

142、妈妈紧跟着追出来。

143、雨来一边跑一边回头看。

144、糟了!眼看要追上了。

145、往哪儿跑呢?铁头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远远地向雨来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雨来听出了话里的意思,转身就朝河沿跑。

146、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147、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进河里不见了。

148、妈妈立在河沿上,望着渐渐扩大的水圈直发愣。

149、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

150、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秋天,爸爸从集上卖苇席回来,同妈妈商量:“看见了区上的工作同志,说是孩子们不上学念书不行,起码要上夜校。

151、叫雨来上夜校吧。

152、要不,将来闹个睁眼瞎。

153、”夜校就在三钻儿家的豆腐房里。

154、房子很破。

155、教夜课的是东庄学堂里的女老师,穿着青布裤褂,胖胖的,剪着短发。

156、女老师走到黑板前面,屋里嗡嗡嗡嗡说话声音立刻停止了,只听见哗啦哗啦翻课本的声音。

157、雨来从口袋里掏出课本,这是用土纸油印的,软鼓囊囊的。

158、雨来怕揉坏了,向妈妈要了一块红布,包了个书皮,上面用铅笔歪歪斜斜地写了“雨来”两个字。

159、雨来把书放在腿上,翻开书。

160、女老师斜着身子,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161、”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162、”有一天,雨来从夜校回到家,躺在炕上,背诵当天晚上学会的课文。

163、可是背不到一半,他就睡着了。

164、不知什么时候,门吱扭响了一声。

165、雨来睁开眼,看见闪进一个黑影。

166、妈妈划了根火柴,点着灯,一看,原来是爸爸出外卖席子回来了。

167、他肩上披着子弹袋,腰里插着手榴弹,背上还背着一根长长的步枪。

168、爸爸怎么忽然这样打扮起来了呢?爸爸对妈妈说:“鬼子又‘扫荡’了,民兵都到区上集合,要一两个月才能回来。

169、”雨来问爸爸说:“爸爸,远不远?”爸爸把手伸进被里,摸着雨来光溜溜的脊背,说:“这哪儿有准呢?说远就远,说近就近。

170、”爸爸又转过脸对妈妈说:“明天你到东庄他姥姥家去一趟,告诉他舅舅,就说区上说的,叫他赶快把村里民兵带到区上去集合。

171、”妈妈问:“区上在哪儿?”爸爸装了一袋烟,吧嗒吧嗒抽着,说:“叫他们在河北一带村里打听。

172、”雨来还想说什么,可是门哐啷响了一下,就听见爸爸走出去的脚步声。

173、不大一会儿,什么也听不见了,只从街上传来一两声狗叫。

174、第二天,吃过早饭,妈妈就到东庄去,临走说晚上才能回来。

175、过了晌午,雨来吃了点剩饭,因为看家,不能到外面去,就趴在炕上念他那红布包着的识字课本。

176、忽然听见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屋子震得好像要摇晃起来,窗户纸哗啦哗啦响。

177、雨来一骨碌下了炕,把书塞在怀里就往外跑,刚要迈门槛,进来一个人,雨来正撞在这个人的怀里。

178、他抬头一看,是李大叔。

179、李大叔是区上的交通员,常在雨来家落脚。

180、随后听见日本鬼子唔哩哇啦地叫。

181、李大叔忙把墙角那盛着一半糠皮的缸搬开。

182、雨来两眼楞住了,“咦!这是什么时候挖的洞呢?”李大叔跳进洞里,说:“把缸搬回原地方。

183、你就快到别的院里去,对谁也不许说。

184、”12岁的雨来使尽气力,才把缸挪回到原地。

185、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

186、他撒腿就往后院跑,背后喀啦一声枪栓响,有人大声叫道:“站住!”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

187、只听见子弹向他头上嗖嗖地飞来。

188、可是后院没有门,把雨来急出一身冷汗。

189、靠墙有一棵桃树,雨来抱着就往上爬。

190、鬼子已经追到树底下,伸手抓住雨来的脚,往下一拉,雨来就摔在地下。

191、鬼子把他两只胳膊向背后一拧,捆绑起来,推推搡搡回到屋里。

192、鬼子把前后院都翻遍了。

193、屋子里也遭了劫难,连枕头都给刺刀挑破了。

194、炕沿上坐着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用中国话问雨来,说:“小孩,问你话,不许撒谎!”他突然望着雨来的胸脯,张着嘴,眼睛睁得圆圆的。

195、雨来低头一看,原来刚才一阵子挣扎,识字课本从怀里露出来了。

196、鬼子一把抓在手里,翻着看了看,问他:“谁给你的?”雨来说:“捡来的!”鬼子露出满口金牙,做了个鬼脸,温和地对雨来说:“不要害怕!小孩,皇军是爱护的!”说着,就叫人给他松绑。

197、雨来把手放下来,觉得胳膊发麻发痛,扁鼻子军官用手摸着雨来的脑袋,说:“这本书谁给你的,没有关系,我不问了。

198、别的话要统统告诉我!刚才有个人跑进来,看见没有?”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199、”扁鼻子军官把书扔在地上,伸手望皮包里掏。

200、雨来心里想:“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气要挖小孩眼睛的!”只见他掏出来的却是一把雪白的糖块。

201、扁鼻子军官把糖往雨来手里一塞,说:“吃!你吃!你得说出来,他在什么地方?”他又伸出那个戴金戒指的手指,说:“这个,金的,也给你!”雨来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

202、旁边一个鬼子嗖地抽出刀来,瞪着眼睛要向雨来头上劈。

203、扁鼻子军官摇摇头。

204、两个人唧唧咕咕说了一阵。

205、那鬼子向雨来横着脖子翻白眼,使劲把刀放回鞘里。

206、扁鼻子军官压住肚里的火气,用手轻轻地拍着雨来的肩膀,说:“我最喜欢小孩。

207、那个人,你看见没有?说呀!”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208、”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

209、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210、雨来疼得直咧嘴。

211、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

212、雨来的脸立时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

213、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

214、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215、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

216、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

217、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18、”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太阳已经落下去。

219、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

220、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221、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

222、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有志不在年高。

223、”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

224、交通员李大叔在地洞里等了好久,不见雨来来搬缸,就往另一个出口走。

225、他试探着推开洞口的石板,扒开苇叶,院子里空空的,一个人影也没有,四处也不见动静。

226、忽然听见街上有人吆喝:“豆腐啦!卖豆腐啦!”这是芦花村的暗号,李大叔知道敌人已经走远了。

227、可是雨来怎么还不见呢?他跑到街上,看见许多人往河沿跑,一打听,才知道雨来被鬼子打死在河里了。

228、李大叔脑袋轰的一声,眼泪就流下来了。

229、他一股劲儿地跟着人们向河沿跑。

230、到了河沿,别说尸首,连一滴血也没看见。

231、大家呆呆地在河沿上立着。

232、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

233、虫子在草窝里叫着。

234、不知谁说:“也许鬼子把雨来扔在河里,冲走了!”大家就顺着河岸向下找。

235、突然铁头叫起来:“啊!雨来!雨来!”在芦苇丛里,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

236、雨来还是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扒着芦苇,向岸上的人问道:“鬼子走了?”“啊!”大家都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原来枪响以前,雨来就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

237、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可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238、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

239、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240、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241、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242、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243、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将他狠狠地摔在石头上。

244、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245、小学课本上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

246、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现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247、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

248、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

249、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250、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二小希望小学”,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作家陈模创作了革命传统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

251、李爱民,太行山区的一个抗日小英雄。

252、1942年春天,11岁的李爱民担任抗日儿童团团长。

253、有一天,八路军的钟营长让他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去送一件“火急”信。

254、李爱民二话没说,回家赶上心爱的小毛驴,带了草绳和镰刀,把信装进袜筒子里出发了。

255、一路上还算顺利。

256、眼看就到敌人的封锁区了,他忽然发现前面不远的土堆上有个端着枪的人影在晃动。

257、不好,鬼子的流动哨盯上他了。

258、怎么办?李爱民灵机一动,抓起一把稀牛粪,涂得满身都是,然后把小毛驴赶进了草坡里,弯下腰割起青草来。

259、“八格亚路,举起手来!”冷不防,已绕到身后的鬼子一下子抓住了他的衣领。

260、另一个日本军官直盯着李爱民的眼睛吼道:“大大的八路探子,抓起来!”“我是来放驴割草的。

261、你们看,那是我割的一堆草,那不是我的小黑驴吗?”李爱民机智地回应。

262、鬼子看他满身是粪,像个放牲口的穷孩子,一脚把他踢倒,又嘟囔了几句,调头而去。

263、小爱民忍着剧痛爬起来,踉踉跄跄地赶着小毛驴直奔小道,顺利完成了送信的任务。

264、第二天深夜,鬼子在这里的临时据点被八路军14团战士和联防民兵收拾掉了。

265、可惜,这个抗日小英雄在1943年为保护乡亲落入敌手,倒在了鬼子的屠刀下。

266、那年,他12岁。

267、谢荣策,1931年11月13日,诞生在辽中县茨榆坨镇茨榆坨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小时候因生活所迫,9岁就给地主放猪、放牛,受尽了地主老财的百般虐待。

268、在他幼年的心灵里,就埋下了对地主老财仇恨的种子。

269、因此,谢荣策少年时期就参加革命活动,担任茨榆坨村儿童团长。

270、谢荣策的童年是在苦水里度过的。

271、社会的黑暗,生活的艰难,使荣策幼小心灵上萌发了反抗压迫的信念和力量。

272、1947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战场开始战略性反攻。

273、尤其是东北各线进军更是神速,打得国民党部队丢盔卸甲,溃不成军。

274、村里地主老财纷纷逃往沈阳。

275、乡亲们如久旱盼甘露一样的心情,盼望着共产、解放军的到来。

276、12月18日,解放军主力部队开进了茨榆坨村,谢荣策在小伙伴们的推选下当上了村儿童团长。

277、1948年春天,驻辽中一带的我人民解放军,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略部署,陆续开往前线。

278、龟缩在沈阳城里的国民党军队,妄图打通沈辽要道,命令一个骑兵团,乘机对辽中东部四方台、茨榆坨一带进行骚扰。

279、在这严峻时刻,刚满16岁的谢荣策经过斗争的锻炼,更加成熟起来。

280、他不顾疲劳,日夜坚守战斗岗位,同敌人进行英勇斗争。

281、一天,谢荣策和武装队长肖洪义正在农会屋里擦枪,突然听到远处传来阵阵枪声。

282、不一会儿,有人向农会报告说,从沈阳城窜出来的那股骑兵已经到了四方台,正沿着公路向茨榆坨村扑来。

283、荣策和肖洪义不顾个人安危,掩护农会干部、土改积极分子和儿童团员安全撤出农会后,俩人才分头走出。

284、与荣策同时离开农会大院的还有他的叔伯哥哥谢荣环,哥俩直奔谢家坟走去。

285、当走到村西一座小土岗时,被国民党骑兵发现,敌人追上后,枪口对准他们凶狠地叫嚷:“你们是不是儿童团?快说!不说实话就崩了你们!”荣策不谎不忙地说:“我们是学生。

286、”一个国民党骑兵不耐烦地说:“学生?管他妈干什么的,带走。

287、”于是,荣策和荣环被敌人捆绑着拴在马缰上,带到村子里。

288、地主宋四环,听说国民党军队进村的消息后,穿上长袍,得意洋洋地走出了家门。

289、当他看见荣策被匪军捆绑着时,幸灾乐祸地走了过去,提高嗓门对院子里的匪兵说:“唉呀?这不是我们茨榆坨村大名鼎鼎的儿童团长谢荣策吗?”宋四环的一句话,惊动了那些正在院子里、屋子里抢东西的匪兵,一个个象恶狼似的向荣策扑来。

290、一个敌军官疯狂地叫嚷:“把这小子带进来,给我打!”几个匪兵把荣策推进屋,抽一阵皮鞭。

291、荣策怒不可遏,咬牙切齿地大骂敌人。

292、当天下午,这伙骑兵押着荣策回到团部驻地四方台村。

293、国民党骑兵团长尚其悦以为荣策年纪小,只要稍用严刑就可以从荣策口中得到我军情报,酷刑一招接一招,“你们的部队上哪去了?你们那帮穷人头子都跑到哪去了?”敌副官恶狠狠地追问。

294、荣策瞪着愤怒的眼睛:“不知道!不知道!”敌人咆哮着:“来人,夹他手指头!”敌人用竹筷子狠狠地夹住荣策的十指,荣策用尽全力反抗着。

295、一会儿工夫,荣策的脸变得苍白,但他还是咬紧牙关,宁死不屈。

296、敌副官一遍又一遍吼叫:“谢荣策,你到底是说还是不说?”“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接着又是一阵皮鞭落在荣策身上。

297、残暴的国民党骑兵团长见荣策不怯硬,便耍起软招。

298、当天晚上,狡诈的副官假惺惺地装出一副笑脸,拍着荣策的肩膀说:“受苦了吧?小小的年纪应该放聪明点,干嘛要跟共产党跑呢?”荣策理直气壮地大声说:“是共产党救了我,我就要永远跟着共产党,死也不向你们投降。

299、”3月12日早晨,敌副官假惺惺地要请荣策吃饭,被荣策严词拒绝了。

300、但敌人没有死心,晚上,他们把荣策带到团部,荣策虽遍体鳞伤、疼痛难忍,但他仍坚强地挺着腰板走。

301、一进屋,那个副官假献殷勤,对荣策说:“请坐!请坐!”荣策理也不理,怒目环视四周。

302、国民党骑兵团长尚其悦来到荣策面前,哈哈大笑说,“好啊,你这个小孩长得确实不错啊,这样吧,我看你年纪小,又聪明能干,以后就给我当个勤务兵吧。

303、”荣策满腔怒火,他猛地闯到尚其悦跟前说:“呸!我是共产党儿童团长,死也不给国民党干事。

304、你这个团长当不多久了!等我们大部队回来抓到你,我还要审讯你呢!”尚其悦的脸刷地变了,凶相毕露地尖叫着:“好厉害的小兔崽子!你不想活了吗?”荣策正言厉色地回答:“为什么不想活?是你们不让我活!”尚其悦气急败坏,歇斯底里地对士兵下令道:“把这个穷人头拉出去,枪毙!”3月13日早晨,荣策见到了荣环哥说:“我不回去了,你回去告诉我妈妈,不要难过,革命是胜利的。

305、”1948年3月13日,天空突变,乌云压顶,北风怒吼,古老的四方台大庙前变得杀气腾腾。

306、人们立刻意识到刽子手要行凶了。

307、敌人押着荣策和肖洪义,谢荣策和肖洪义昂起头,神色自若,步履坚定地登上广场中的一个小土台上。

308、尚其悦骑着马来到荣策面前说:“怎么样,谢团长,你不怕死吗?”荣策慷慨激昂地说:“怕死就不参加儿童团!我们的军队一定会打回来,共产党一定会给我报仇!”敌人无计可施,凶残地下了毒手,罪恶的子弹打响了,年仅16岁的谢荣策和肖洪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309、1949年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辽中县委员会追认谢荣策为革命烈士,将他的遗体安葬在茨榆坨烈士陵园,并为谢荣策立了纪念碑,碑上刻着:“谢荣策小烈士千古!”1984年3月,中共沈阳市委决定,进一步修建谢荣策烈士陵园。

310、10月13日,谢荣策烈士像塑成,在塑像基座正面大理石上,原中共沈阳市委第一书记李涛同志题写的“少年英雄谢荣策”七个大字,寄托着人们对烈士的怀念和哀思!小宣传员石宝芹,1932年11月生,江苏响水县陈家港南林人。

311、1947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再次占领陈家港后,严密封锁,大镇区内生活资料严重匮乏。

312、石宝芹为谋生计,经常用火油,火柴等到王集(今南河)头甲一带去换些玉米,面粉,山芋干等,回去充饥度日,在频繁的往来中.她们与南河区民主政府逐渐取得了联系。

313、1947年秋,开始将南河区民主政府的油印宣传品带进被敌人侵占的陈家港,宣传土地改革,全国解放战争形式等提高群众觉悟。

314、农历腊月末的一天拂晓前,在新民街巷内挨户地把传单塞进门。

315、天亮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发现了共产党的传单,立即进行追查。

316、由于叛徒告密,当天晚上,石宝芹等四人落入敌手。

317、在牢中,敌人威逼利诱,但她们众口一词;“不晓得”,“不知道什么传单、小报”。

318、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们坚贞不屈。

319、翌年2月16日,四个姑娘被国民党军队押往南潮河闸堤内,反动军官对她们说:“还有最后机会,谁交待了谁就可以回家。

320、”而四个姑娘齐声说:“你们要杀就动手吧,没有什么可讲的。

321、”最后国民党军队残忍地将她们四人全部杀害。

322、石宝芹英勇就义年仅16岁。

323、周银海,1933年生,江苏靖江侯河乡幸福村人。

324、家境贫困,主要靠父母种地主的租田糊口,生活朝不保夕。

325、幼小的周银海不得不帮大人干活,有时挖点野菜充饥。

326、1940年新四军东进,周银海的家乡获得解放,从而使他有机会入学读书,接受革命教育。

327、1943年,乡里成立农抗会和儿童团,周银海高兴地报了名,成为一名儿童团员。

328、从此,他白天上课,晚上到村头、路口站岗放哨,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329、一天傍晚,周银海扛着红缨枪在路口站岗,突然村外来了一人。

330、此人身穿长袍,头戴礼帽,腋下夹着一只小布包,像是教书先生。

331、周银海想:“怎么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人?”于是便举起红缨枪,拦住来人要路条。

332、那人见此情况,连忙掏出路条给周银海看。

333、这时,乡农抗会吴会长正好路过此地,一看来人是县委的陈部长,两人不禁哈哈大笑。

334、陈部长见周银海办事认真,表扬了他,并鼓励他好好学习,跟共产党干一辈子革命。

335、从此,周银海在儿童团干得更出色了,不久当上了儿童团团长。

336、此后,他经常带领儿童团员在村里唱歌、上操,在路口站岗、放哨,还多次配合民兵破路拆桥,常常受到区乡干部和村民的赞扬。

337、1946年,土地改革运动在周银海的家乡展开。

338、那里有8家大地主,都是远近闻名的吸血鬼,剥削农民心狠手毒。

339、运动中,周银海带着儿童团员,配合民兵监视地主的行动。

340、在一次斗争地主的大会上,他领着儿童团不时高呼口号,使斗争大会开得十分热烈。

341、这年冬天,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大举进攻解放区。

342、国民党军队对靖江实行重点“清剿”。

343、因为靖江是苏中解放区南部的“门户”,侯河区是靖江县的老解放区,迎祥乡又是靖江的土改实验乡,所以国民党反动派决心要将这里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斩尽杀绝。

344、1947年1月18日清晨,国民党整编第四师对侯河地区进行“扫荡”。

345、周银海发现敌情后,立即通知正在准提庵小学开会的乡干部,要他们迅速转移。

346、为了掩护这些乡干部撤退,周银海挺身而出,将敌人引开,自己却英勇被捕。

347、敌人将周银海押进团部,逼他供出谁是共产党干部和干部家属,周银海坚定地说:“我不知道!”。

348、敌营长命令士兵把周银海按倒跪在地上,一边压杠子,一边要周银海说出谁是共产党,直至把周银海压昏过去。

349、敌人又舀来一盆冷水泼向周银海。

350、周银海透了口气,一字一句地说:“你们这些狗东西,就是打死我,我还是不知道!”敌人又搬出老虎凳,把周银海绑在凳上,脚后跟下塞进一块块大砖,上到四块,他又一次晕厥过去。

351、从上午直到深夜,敌人还在对这个钢铁般的少年不断用刑。

352、在敌人的酷刑下,周银海一次次昏迷过去,但是始终没有屈服。

353、第二天,敌人将全村乡亲集合在晒场上,把周银海带到人群面前,要他当场指认谁是共产党干部和干部家属。

354、周银海环视四周,大声喊:“乡亲们,解放军一定会打败反动派!”敌人见无计可施,就放出狼犬,将周银海身上的肉一块一块地咬下来……周银海始终没有屈服。

355、敌人一无所获,就将周银海拖到晒场枪杀。

356、刚满14周岁的周银海壮烈牺牲!解放后,靖江文教科曾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儿童团长周银海》一文,以他的光辉事迹教育全县青少年。

357、马秀英,1929年6月生。

358、江苏淮安县石塘区南涧乡近采桥镇(今,淮安市朱桥镇洼圩村)人,出身于穷苦农民家庭。

359、1945年10月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360、l946年2月担任石塘区黄卢(南)村妇女会长。

361、1946年12月,一天下午,石塘圩子的五六个还乡团分子来抓马秀英和妇女会成员。

362、此时,秀英和几个妇女会员正在黄卢村为联防队做军鞋。

363、秀英接到村民报告,即分头转移。

364、她扮成回娘家的小媳妇向东南方走,在洼圩北门遇上黄兆云带领的“还乡团”。

365、黄兆云一眼认出秀英,一群还乡团分子像疯狗似的窜上来,一拥而上扭住她的胳膊,把她押到周庄圩子里。

366、在周庄圩子里,黄兆云妄图从她的口中得知我地方党组织的秘密以及妇女会成员的名单,对她软硬兼施,逼问共产党组织和妇女会员名单。

367、秀英被肆意凌辱,严刑拷打:鞭子抽,杠子压,灌辣椒水,坐老虎凳……面对酷刑,秀英斩钉截铁地回答:“要人头有一颗,要名单办不到!”最后,黄兆云把她押到仇夏庄残杀。

368、马秀英牺牲时年仅17岁。

369、儿童团抗日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童组织。

370、尽管与敌人的斗争非常艰苦,广大抗日根据地仍处处成立了抗日儿童团,把儿童纳入组织的关怀。

371、毛泽东和朱德曾多次题词勉励儿童团员。

372、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

373、在百团大战中,王家峪儿童团帮助八路军割草喂马,为前线送干粮;晋察冀边区儿童团破坏日军的交通干线近百次,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和扫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374、儿童团的成立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希望,同时壮大了抗日队伍的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接班人。

375、芦荡小英雄微山湖,芦苇丛,这里本来就是孩子们释放天性的地方,再加上小英雄牛娃捉弄小鬼子的故事,真向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啊!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376、一天,日本鬼子要从莲花镇给土地庙据点的敌人补充一批枪支。

377、我区委接到这个情报后,立即派区武装小分队老马去小鲁庄组织民兵,中途截击敌人,夺取枪支。

378、放鸭的小牛把送枪的鬼子和伪军引诱到芦苇丛里的蛤蟆湾,老马和民兵们一举歼灭了敌人。

379、小铁头夺马记骑马奔驰是许多孩子的向往,当一名小骑兵跃马扬刀多威风啊,何况小铁头夺的是鬼子队长的马呢!日本鬼子到刘家庄来搜捕八路军伤员,儿童团员小铁头决定去报告八路军骑兵连。

380、路远来不及,他大胆的夺了鬼子队长的大红马,奔向骑兵连驻地。

381、敌人出动自行车队猛追,小铁头催马过营地,闯岗楼,渡运河,把敌人引进骑兵连的埋伏圈一举歼灭,小铁头最后也成为一名英勇的小骑兵。

382、两个小八路八路那时候可是很神气的称呼了,能当上小八路那真是帅呆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某地八路军转移后,把小战士孙大兴和武建华留在敌后,他们在地下党老靳的领导下,潜入敌人据点,英勇机智地送情报,斗特务,运武器,历尽艰险,最后配合我主力部队,一举收复了敌人据点,消灭了日寇,两个小八路茁壮成长起来。

383、王二小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384、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385、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386、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387、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

388、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389、草原英雄小姐妹蒙古族少女龙梅和玉荣是一对小姐妹。

390、一天,她们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不料半路上遇到暴风雪。

391、两姐妹冒着刺骨的风雪,一路保护着受惊的羊群,艰难地往前走,最后终于安全脱险,保护了集体的财产。

392、小英雄雨来这个故事和芦荡小英雄有点相似,但雨来这个响亮的名字影响却更大。

393、故事也发生在长满芦苇丛的河畔,晋察冀边区的广大人民群众配合八路军,同日本鬼子和汉奸特务展开了英勇斗争。

394、十二岁的小雨来为民兵和八路军站岗、送信、掩护伤员。

395、有一次被鬼子捉住了,他不怕敌人的威逼利诱,终于机智地跳到河里逃脱了。

396、后来他带领小伙伴们和民兵叔叔一起摆地雷阵,真真假假迷惑敌人,最后他把敌人引入地雷区,配合民兵叔叔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397、海娃(鸡毛信)送情报是小英雄最常见的任务之一,而海娃送的插着鸡毛的信显然是这类故事中最受欢迎的。

398、儿童团长海娃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

399、一次,他替抗日游击队送一封紧急重要的信,路上遇到了敌人。

400、敌人把他捉起来,要他带路。

401、海娃一心想完成送信的任务,机智的和敌人展开了斗争。

402、最后他冒着危险甩开了敌人,把信送到了。

403、八路军根据这封情报,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404、潘冬子(闪闪的红星)电影《闪闪的红星》当年轰动一时,剧中的潘冬子圆润的脸庞,神气的大眼睛,机灵聪慧,活泼勇敢,令观众耳目一新。

405、红军的后代,革命的父亲,英勇的母亲,横行乡里的大恶霸,凝聚成一部集大成的革命教育影片,而最后潘冬子带着红军帽成为一名小战士也是当时许多男孩子们的梦想。

406、刘胡兰刘胡兰不但有英勇的革命故事,还有大家所熟悉的毛主席亲笔题写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题词。

407、所以她的故事更增添了一份庄严。

408、小兵张嘎小兵张嘎几乎是那个年代儿童英雄的样板了。

409、他淘气还有点蛮劲,他会用假手枪顶着罗金保的后腰,他会偷偷的把真手枪藏在树上的老鸹窝里,他和胖墩摔跤输了不但耍赖还堵人家烟筒,这些缺点那么亲切而又可爱,而在这些充满乐趣的故事中成长为一名小战士,也更加真实可信。

410、有霍去病、王二小、夏完淳、周银海、李爱民等。

411、霍去病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时期名将、军事家,名将卫青外甥,大司马霍光兄长。

412、善于骑射,勇猛果断。

413、十七岁,拜骠姚校尉,追随大将军卫青,率领八百骁骑深入大漠,大破匈奴骑兵,拜骠骑将军,封为冠军侯。

414、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415、两次参加河西之战中,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

416、漠北之战后,封狼居胥,大捷而归,拜大司马,与大将军卫青同掌军政。

417、元狩六年,因病去世,年仅二十四岁,被葬于茂陵。

418、汉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像祁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419、王二小王二小(1929年1月22日—1942年10月25日),本名阎富华,化名王朴,中国少年抗日英雄,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人。

420、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

421、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422、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423、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424、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425、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之下,将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

426、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忍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

427、正在这时,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428、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牺牲46年后终被追认为烈士。

429、夏完淳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

430、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祖籍浙江会稽。

431、明末(南明)诗人、抗清英雄。

432、父亲夏允彝,江南名士。

433、老师陈子龙,抗清将领。

434、夏完淳幼聪慧,“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从军征战抗清,十七岁英勇就义。

435、弘光元年其父江南领兵激战,战败自杀殉国殉后,夏完淳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

436、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

437、有《狱中上母书》等。

438、身后留有妻子钱秦篆、女儿和遗腹子,出世后夭折,家绝嗣。

439、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于松江区小昆山镇荡湾村华夏公墓旁。

440、周银海周银海,1933年生,江苏省靖江市侯河乡(今马桥镇)幸福村人。

441、家境贫困,主要靠父母种地主的租田糊口,生活朝不保夕。

442、幼小的周银海不得不帮大人干活,有时挖点野菜充饥。

443、1940年新四军东进,周银海的家乡获得解放,从而使他有机会入学读书,接受革命教育。

444、1943年,乡里成立农抗会和儿童团,周银海高兴地报了名,成为一名儿童团员。

445、从此,他白天上课,晚上到村头、路口站岗放哨,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446、1947年1月18日清晨,国民党整编第四师对侯河地区进行“扫荡”。

447、周银海发现敌情后,立即通知正在准提庵小学开会的乡干部,要他们迅速转移。

448、为了掩护这些乡干部撤退,周银海挺身而出,将敌人引开,自己却英勇被捕。

449、敌人将周银海押进团部,逼他供出谁是共产党干部和干部家属,周银海坚定地说:“我不知道!”。

450、敌营长命令士兵把周银海按倒跪在地上,一边压杠子,一边要周银海说出谁是共产党,直至把周银海压昏过去。

451、敌人又舀来一盆冷水泼向周银海。

452、周银海透了口气,一字一句地说:“你们这些狗东西,就是打死我,我还是不知道!”敌人又搬出老虎凳,把周银海绑在凳上,脚后跟下塞进一块块大砖,上到四块,他又一次晕厥过去。

453、从上午直到深夜,敌人还在对这个钢铁般的少年不断用刑。

454、在敌人的酷刑下,周银海一次次昏迷过去,但是始终没有屈服。

455、第二天,敌人将全村乡亲集合在晒场上,把周银海带到人群面前,要他当场指认谁是共产党干部和干部家属。

456、周银海环视四周,大声喊:“乡亲们,解放军一定会打败反动派!”敌人见无计可施,就放出狼犬,将周银海身上的肉一块一块地咬下来……周银海始终没有屈服。

457、敌人一无所获,就将周银海拖到晒场枪杀。

458、刚满14周岁的周银海壮烈牺牲!李爱民李爱民是一个佃农家的孩子,1930年生于山西武乡县白家庄,抗日战争后任本村儿童团长,积极为抗战工作。

459、1943年,他和各村民兵到日本鬼子据点附近抢收庄稼,返回路上,与日本鬼子的巡逻兵相遇。

460、为了掩护民兵和乡亲的安全,他挺身而出,被鬼子逮捕。

461、在鬼子的威吓和毒打下,他坚贞不屈,被打得皮开肉绽、双脚骨折仍痛斥敌人,最后牺牲在鬼子的刺刀下,年仅13岁。

热门阅读

最新文章